1.什么是“三高”“六病”?
“三高”就是指我们常说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有着共同的危险因素,常合并存在,如果管理不好会引起冠心病、脑卒中、肾脏病变、眼底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等六种主要并发症,简称“六病”。
2.为什么要“三高共管 六病同防”?
促进“三高”及“六病”筛查标准化和诊疗规范化,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诊疗效率及管理效果,提升慢性病患者的发现率、治疗率、控制率和康复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低慢性病带来的疾病负担。
三高患者诊断
1.高血压的诊断
(1)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2)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3)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
2.糖尿病的诊断
可以依据血糖诊断标准,通过空腹血糖(FPG)值或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的2h血浆葡萄糖值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数值获得诊断。
血糖检测以静脉血浆血糖为依据,需要指出的是,便携式床边毛细血管血的血糖值和家庭自测血糖值不能作为糖尿病诊断依据,仅能作为确诊糖尿病患者评估病情的参考。糖代谢状态分类、糖尿病诊断标准见表2、表3。
表2 糖尿病代谢状态分类WHO(1999年)
糖代谢分类 | 静脉血浆葡萄糖(mmol/L) | |
空腹血糖 | 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 | |
正常血糖 | <6.1 | <7.8 |
空腹血糖受损(IFG) | ≥6.1,<7.0 | <7.8 |
糖耐量异常(IGT) | <6.1 | ≥7.8,<11.1 |
糖尿病 | ≥7.0 | ≥11.1 |
注:IFG和IGT统称为为糖调节受损,也称糖尿病前期。
表3 糖尿病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 静脉血浆葡萄糖或HbA1c |
典型糖尿病症状 | |
加上随机血糖 | ≥11.1 mmol/L |
或加上空腹血糖 | ≥7.0 mmol/L |
或加上OGTT2小时血糖 | ≥11.1 mmol/L |
或加上HbA1c | ≥6.5% |
无糖尿病典型症状者,须改日复查确认 |
注:典型糖尿病症状包括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体重下降;空腹状态指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热量,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空腹血糖异常或糖耐量异常。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性血糖升高,若无明确糖尿病病史,不可根据此时的血糖水平诊断糖尿病;须在应激因素消除后复查,再确定糖代谢状态。
3.高脂血症的诊断
血脂是指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清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俗称高脂血症。实际上血脂异常也泛指包括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