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在泰安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儿科病房,一位患儿母亲将印有“医术精湛 情暖人心”的锦旗,赠予主治医师吴立华及儿科医护团队。这面锦旗背后,见证着一段跨越两年的医患信任佳话。
两年前,患儿一家五口集体出现铅中毒症状,当时不足3岁的患儿血铅浓度达554.53μg/L,远超儿童安全阈值30μg/L。吴立华及儿科团队为其制定个体化驱铅方案,通过药物排铅、营养支持及环境干预,患儿血铅逐步降至正常水平。出院时,吴立华向患儿家长详细解释儿童铅中毒易复发的特性,特别强调需每半年至一年进行血铅复查,并建立长期随访机制。此后两年间,医患双方始终保持密切联系,患儿出现任何健康问题,家长都会第一时间咨询吴立华,并严格进行血铅定期复查。
近一个月,患儿出现夜间睡眠不安的症状,复查血铅升至246.5μg/L。儿科团队立即启动干预措施,实施规范驱铅治疗,同步补充维生素C增强代谢排毒,维生素D及钙铁锌复合剂促进微量元素平衡。经系统治疗,患儿血铅水平回落至安全范围,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复查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
此次救治不仅体现了儿科对儿童重金属中毒的精准诊疗能力,更凸显了医患互信在疾病管理中的关键作用。患儿母亲在赠送锦旗时表示“两年来,无论孩子遇到什么健康问题,吴大夫都毫无保留地给予专业指导,我们非常信任她”。
从首次救治到二次干预,医患双方的每一次互动都在书写着“信任”二字的分量。这段跨越两年的救治故事,不仅是对专业医疗技术的肯定,更是对医患同心、共克病魔的生动诠释。
撰稿:儿科 吴立华
审核:刘乐坤 张平 李巍伟
责编:许元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