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显著上升,面对这一普遍问题,许多人感到困惑:为什么甲状腺结节越来越常见?如何判断甲状腺结节的“善与恶”,甲状腺长了结节该怎么办呢?
一、甲状腺结节检出率飙升的原因
1.健康意识的提升。随着国民经济蒸蒸日上,国家对人民的身体健康也越来越关注,定期健康体检逐渐普及,甲状腺的检查也逐渐被体检机构或体检者列为常规检查项目。
2.检测技术的进步。高频超声的分辨率越来越精细,使过去难以发现的小结节无所遁形。
3.环境生活方式的影响。工作生活压力、情绪不稳定干扰内分泌,促使甲状腺组织异常增生,电离辐射、碘摄入过量或不足、肥胖等因素也会影响甲状腺组织分泌和增生。
二、辨别甲状腺良恶性的关键方法
1.超声检查:初步筛查甲状腺结节的“火眼金睛”
国际通用的TI-RADS分级系统将甲状腺结节分为6类,4类及以上需警惕恶性可能。
2.细针穿刺活检(FNAB):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金标准
对于可疑结节(通常直径>1cm或超声高风险)进行细胞学检查,准确率达90%以上。
三、发现甲状腺结节后的科学对策
1.生活调整:
均衡碘的摄入;减少不必要的颈部辐射;调节情绪,避免长期焦虑抑郁,保持充足睡眠;戒烟;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2.对于良性结节:
定期复查彩超,复查周期:初次发现,建议每6个月复查一次彩超,如无异常变化(重点观察生长速度和形态),可延长至每12个月复查一次。
3.对于可疑或恶性结节:
(1)直径<1cm的TI-RADS分级4类的结节,可密切观察而非立刻手术,复查周期为3个月。
(2)对于确诊甲状腺癌的,根据病理类型(如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等)选择治疗方案。其中乳头状癌占80%-85%,滤泡状癌占10-15%,髓样癌占1%-5%,其他病理类型<2%。(数据来源于《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整合诊治指南》)。以上可见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占比达90%以上,这两种类型的甲状腺癌属于高分化型,恶性度低,被称为“懒”癌,生长缓慢,不易转移。《诊治指南》中不推荐对普通人群常规进行甲状腺癌的筛选。
4.注意监测甲状腺功能,保持甲状腺激素在正常水平。
综上所诉,发现甲状腺结节不必恐慌,定期随访,理性对待,健康生活,才是应对甲状腺结节的最佳策略。
(健康体检科 胡丽)